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指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加大法治力度是2020年全面脱贫的必然保障。我系党总支以法学专业为依托,2018年6月8日赴广西特困级贫困村——马山县加方乡龙开村,开展“精准扶贫,普法先行”党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一)共谋思路夯基石,结对共建促双赢
上午10时许,我系党总支书记何川老师、主任刘秋芷老师、教研室主任李雪菁老师及党员代表与龙开村驻村第一书记毛鑫、村支书韦月光、南宁市法制办蒋一蓉等干部开展了结对共建座谈会。
会议伊始,双方相互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紧接着驻村第一书记毛鑫对当地经济、文化、地理等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
然后我系党总支书记何川老师与村支部书记韦月光针对党员发展转正、“三会一课”的落实、深化“两学一做”等党建问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双方共同商讨结对共建事宜并进行了签约挂牌仪式。
(二)法治助推扶贫攻坚
法治意识缺失是脱贫攻坚战中的薄弱环节。扶贫需要法治之力。做好法治扶贫,是推动扶贫攻坚的必选项。
我系党员在村委会搭建起法律咨询点,以发放宣传册、展示案例、等方式进行法律常识普及并回答群众提出的疑问。结合“一人一登记,长期跟进”模式和“互联网+”模式开展,党员们对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未能当场解决的进行登记,联合龙开村委进行长期跟进;发放印制有法学系微信服务号二维码的宣传单,村民或者村委有任何法律问题可通过二维码进行提问。
(三)参观以“党建担当”促“脱贫攻坚”扶贫项目
下午14时许,在驻村第一书记毛鑫等村干部带领下,我系党员参观了龙开村“致富路”项目、“骉骉合作社”项目、“水库改造”项目等脱贫攻坚成果。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当地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等恶劣环境是当地阻碍经济发展之关键,不仅需要与贫乏的自然资源、落后的生产方式作斗争,还要与人陈旧的观念习俗相较量,由于种种原因,村民法律意识欠缺,不懂遵守法律,也不懂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
(四)送法入户暖人心,学法用法助脱贫
在参观扶贫项目后,我系党员来到了贫困户家里,围绕妇女、儿童、劳动、土地权益等问题对村民进行了法律常识的普及并介绍了相关保障的方法。
重视实践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依靠自身力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重要法宝,是广大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坚强党性的途径。天平行动之“精准扶贫,普法先行”是法学系党总支以实际出发,以法学专业为依托而开展的创新党员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我系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我系党总支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
结对共建座谈会 |
 |
驻村第一书记毛鑫发言 |

 |
签约仪式 |

 |
挂牌仪式 |
 |
我系党员为村民普法 |
 |
我系党员为村民登记法律问题 |
 |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致富路”项目 |
 |
参观“骉骉合作社”项目 |
 |
当地旧“水库”(饮用水源) |
 |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水库改造”工程 |
 |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贫困户情况 |

 |
与村干部了解贫困户情况 |
 |
慰问特级贫困户 |
(摄影:丁伟杰、赵雅丽、范昊然)